第552节(1 / 2)
&esp;&esp;“往那边看。”
&esp;&esp;几人扭头看去,只见类似“二楼”的地方,甚至还在龙门吊之上,有一个横跨钢结构平台。
&esp;&esp;云房的层高超过30米,说是“二楼”,其实也有十几米高,这是02厂房本身就有的结构,主要用于提供俯视角观察整体,在各个项目中都有用到。
&esp;&esp;但原本只有一个钢桥结构,但周瑞白天让人给拓宽出了一个平台。
&esp;&esp;周瑞说道:“我准备将智能指挥舱放在那上面。”
&esp;&esp;“云房工程部明天我放假了一天,我们有一整天时间调试,改写程序,做试验。”
&esp;&esp;正说着,大门打开,卡车承载的“机械智能作战平台”缓缓驶入,停在了边缘。
&esp;&esp;周瑞道:“困不困?困了就先去休息。”
&esp;&esp;几人头摇的和拨浪鼓一样。
&esp;&esp;技术是他们的爱好,修仙才是他们的本行。
&esp;&esp;“那今晚就开搞!”
&esp;&esp;第623章 鲲鹏总进度<47%
&esp;&esp;隔了一天,当陈海山重新走进“云房”的时候。
&esp;&esp;感觉有哪里不一样了……
&esp;&esp;边缘停放了一辆陌生的卡车,车厢不是那种运货厢,而是更高级的,说不上名字的东西,有点像网上很火的“农神”。
&esp;&esp;周边展开了不少设备……地上还有全新的动线。
&esp;&esp;似乎是新添加的一片工作区域……还多了几个脸生的人。
&esp;&esp;而头顶……陈海山抬头望去,只见横跨钢桥中间的平台上,数个屏幕半环绕式的伫立着,无数线缆朝两边延伸。
&esp;&esp;让他有点回忆起了“绘图室计划”,周总师的“五屏小堡垒”。
&esp;&esp;数了一下,还真是五个。
&esp;&esp;按照要求,他们今天没有立马开工,而是分组聚集在各自的区域,等待着指令。
&esp;&esp;过了一段时间,周瑞走到了横跨钢桥中央,站在了五块屏幕中间。
&esp;&esp;在这个居高临下的角度,只要一低头,就能看到鲲鹏框架的全貌。
&esp;&esp;而且由于本身就是镂空框架结构,视野格外的好。
&esp;&esp;当然,这种总览只是提供一个参照,真正的工程细节,还是要靠别的东西帮助。
&esp;&esp;周瑞带着头戴式麦克风,说道:“各位,我们尝试一种新的施工方式,先模拟一遍……咱们不实操,试一下调度。”
&esp;&esp;一边说着,周瑞一边戴上了两只铁灰色的柔性手套。
&esp;&esp;“指挥官手套”。
&esp;&esp;一个响指,两个手套启动了电源,变成了镜面色的璀璨模样。
&esp;&esp;微微一抬手,边缘处的作战平台自动启动,平台仓门打开,飞出了数十架无人机。
&esp;&esp;而且是……那种和巡飞手雷很像,有语音交互能力,甚至有两只小“手”可以按电梯的“向导无人机”。
&esp;&esp;嗡嗡声传来,无人机飞到了各自工作组的头顶。
&esp;&esp;昨天,他已经让机械智能,精确的录入了“云房”的所有位置情况,这些小东西灵活的在厂房上空穿梭,却不会干扰任何人或者设备。
&esp;&esp;周瑞的话语不再是从大喇叭传出,而是从无人机传出:“这是向导无人机,他们可以自动避障、语音交互、可以联系我,也可以传达我的指令。”
&esp;&esp;“各组工作过程中,它们不会干扰,但会时时将情况传递给我……如有必要,我会进行调整和指导。”
&esp;&esp;在之前的工作中,周瑞遇到最大的问题,就是各组任务的协调。
&esp;&esp;他哪怕一直在云房打转,面对几十个“动态发展”工作点,也无法做到及时反应,及时调整,往往都是哪里出问题了,再处理哪里。
&esp;&esp;这也是所有大型工程绕不开的问题。
&esp;&esp;而现在……他想尝试一下全新的方法。
&esp;&esp;“嗯……就像打牌一样,咱们先试一把……”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今天的云房……感觉不一样了……
&esp;&esp;除了地面上工作的数百人以外,还多了几十架头顶悬浮的无人机。
&esp;&esp;这些长得有些呆萌的小家伙,就像是一个个头顶螺旋桨,带两个虾钳的保温杯。
&esp;&esp;王德正在紧固桁条,头顶的向导无人机突然说道:“2组完成手头的工作后,请前往c区协助。”
&esp;&esp;王德挠了挠后脑,尝试性的问道:“协助什么工作?”
&esp;&esp;向导无人机上的指示灯变成了“正在处理”的黄色,过了几秒钟,周瑞的声音从里面传来:
&esp;&esp;“c区有一根横梁的施工角度受限,你去指导一下,你们组的进度已经超前了,刚好等等后面。”
&esp;&esp;王德心说这小东西牛逼啊!这就是周哥开明智能的技术?
&esp;&esp;没电了,会自己飞回去替换……
&esp;&esp;500g以下的小零件,小工具,甚至能直接让它去取……
&esp;&esp;那在空中不断穿梭的无人机,突然让“云房”这个名字,更加贴切了。
&esp;&esp;这些无人机,就像是云中的飞鸟……
&esp;&esp;云房……变成了一个立体化的空间,除了地面上忙碌的人员,还有天空中忙碌的飞鸟。
&esp;&esp;王德经历的一幕,在整个云房中不断上演。
&esp;&esp;有时候是进度调整,有时候是技术指导,有时候是安全叮嘱。
&esp;&esp;这些无人机,就像周瑞分身,可以更全面,更及时的指导众人工作。
&esp;&esp;而它们,也像是周瑞的眼睛,将整个“鲲鹏”的状态,时时的,整体的反应回来。
&esp;&esp;周瑞感觉分外得心应手,不再有以前那种管理上的“钝涩”感。
&esp;&esp;以前转一圈,发现三个麻烦,再转一圈,又发现新的三个麻烦。
&esp;&esp;一轮一轮,和地里的韭菜一样,永远收不完。
&esp;&esp;现在,他只需要在高空平台处,就可以依托良好的视野和无人机反馈的信息,感知到所有正在发生的问题,和即将发生的问题。
&esp;&esp;周瑞在高空平台,双手不断的变化,发出一道道指令。